即使漲價了也“真香”,你離不開共享充電寶的原因有這幾個
出門在外,手機要是沒電,帶來的麻煩可真不少。沒了地圖軟件給我們指路,沒了支付軟件讓我們消費,甚至無法聯系到朋友與家人。隨著手機功能的日益強大與多樣化,它幾乎在我們的生活場景中完成了全滲透。
2019年秋,共享充電寶集體漲價了。
從原先的1元/小時漲到2元/小時、5元/每小時,甚至8元/小時。
沉寂一年多的共享充電寶,若不是因為漲價,人們還以為它已和共享單車一樣,成為了創投圈的歷史。
01
其實,共享充電寶現在的爭議點在于價格上漲。可大家只要稍微觀察就能發現,網約車、共享單車、外賣等,無一不是靠前期價格補貼,先攻城略池,等到市場格局基本穩定,用戶消費習慣已經養成,于是就開始漲價。
與其說漲價,倒不如說減少補貼來得更準確,這是國內互聯網平臺的一貫操作。
但有一點要注意,很多人誤會漲價是統一漲價,其實不然,這次漲價是場景不同價格不同。
比如,同一品牌的共享充電寶,在醫院里可能是4元/30分鐘,在馬路對面的商場卻可能是2元/小時。
但不管怎么說,漲價確實是漲價了。于是,“共享充電寶要涼了”又開始出現在很多地方。不過,前腳剛罵過,后腳又立馬租起來的人也不在少數。
02
歷史就是這么相似,唱衰黨每個時期其實都差不多,到頭來還是低估了自己的懶惰程度,逃不過真香原則。
有人說,現在的手機續航有提升,共享充電寶還漲價,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嗎。
特別是出門在外,眼看著電量蹭蹭往下掉,只要下了50%,“續航焦慮癥”就該犯了。
所以,充電寶必然是剛需。再加上現在人們越來越從輕出門,誰愿意再背個沉甸甸的充電寶?
人永遠比自己想象的要懶,因此,懶人經濟的蛋糕也比很多人想象中的更大。
未來幾年,共享充電寶依然會是你外出充電的主旋律。
歡迎更多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,加入考拉智能共享充電寶大家庭,相信明天會更好。